首页

sm踩踏女王

时间:2025-05-25 12:24:59 作者:壹视界·微视频|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纪实 浏览量:61835

  文物不言,何以中国。

  2024年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走进展厅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了解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

  镜头定格这样一个画面:参观“宅兹中国”单元时,总书记在一件国宝级青铜器前驻足凝视,仔细观察。

  2024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前往甘肃考察途中,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总书记眼前的这件青铜器便是“镇院之宝”——何尊,西周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其中的“宅兹中国”字样,是迄今为止发现“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何尊上“中国”二字的内涵不断演变、发展、扩充,不仅仅是地理概念的标注,更逐渐成为中华文明日新月异的见证。

  除何尊、逨盘、秦公镈外,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还拥有青铜器、玉石器、陶瓷器等文物48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200余件。

  一件件“国宝重器”,如一部部“青铜史书”,记录着泱泱中华灿烂辉煌的“文明密码”。

  “总书记考察时,我非常荣幸地担任讲解员。我主要向总书记介绍了馆内的‘青铜器之乡’‘宅兹中国’‘周礼之邦’‘秦肇之路’四个单元。”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讲解员滕晓华说,我们的每一次讲解,都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展出的何尊铭文拓片。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供图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总书记曾不止一次“携手”何尊,让世界了解“何以中国”。

  2020年4月,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溯古言今:“‘中国’二字最早见于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2022年7月,总书记亲自批准建设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何尊在此展出。2023年6月2日,一场以何尊铭文“宅兹中国”命名的专题展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展出。这天下午,总书记走进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先后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了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重大考古发现,并不时询问相关研究工作进展。

中国考古博物馆内的宅兹中国专题展。总台央视记者 许永松 摄

  在中国—中亚峰会上,“何尊”纪念品还被选定为礼品之一,赠送给中亚国家元首。

  藏礼于器,以器述史。历经岁月洗礼,新时代下,这些辉煌灿烂的周秦历史和青铜文明正通过数字化、研学、文创等多种形式“活起来”,无声述说着古老的文明智慧。

  “我们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何尊进行清洗去锈、缓蚀处理、修复等保护,为深入研究西周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表示,通过材料科学、化学分析、无损检测等,对文物的病害进行精准诊断,可延长青铜器的寿命和稳定性。

  宁亚莹介绍,当前我们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加强青铜器保护、研究和利用。同时建立数字化展示平台,为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明星文物“何尊”吸引了大量游客观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供图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总书记始终心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一次次追溯文明源流,将目光投向“何以中国”的文化密码。

  在考察殷墟博物馆时,总书记自信地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在考察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时,总书记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在总书记的引领推动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

  知所从来,方明所向。

  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从最早的“中国”迈向“日新”的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彭晓玲)

  制图:王潇潇

  协调:人民网陕西频道李志强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今年来福建5个“涉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累计提供台湾公证文书验核比对3426件

法律是公正严肃的,不会放过低龄重罪。最后的判决,当然也会在法律的框架内做出。极端的个案虽不具有普遍性,却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普遍的警示教育意义。比如这个案件既引发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讨论,也强化了对校园欺凌等现象的关注。在不同的声音中,形成最大公约数;在个案的判决中,推动一类问题的解决,正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大型交响合唱《道德经》西安首演 中华文化以声共鸣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夏管至关重要。汛期的高温高湿环境对当前玉米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在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二安镇车赵村,农户刘付军的担心不无道理,“湿热天气玉米容易招虫招病,雨水多容易造成田间积水,田管一刻也不能放松。”

“中意遗产日”活动在广州荔湾举行

在学习新疆舞蹈时,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陈薏庭跟着维吾尔族同学认真地学习每一个动作,力求做到最好。在学习剪纸时,参访团成员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台湾佛光大学的唐逸晴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会了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在同学指导下有了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

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冰球联赛全国总决赛在西宁开幕

杭州11月8日电 (王潇婧 余静轲)“这样的思政课既轻松愉快,又让初心使命教育入脑入心,在学习中加深了对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了解和认同。”8日,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一期“前进思政课”活动,带领学员们走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走进党史展馆、学习基地、党员之家、党员企业,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引导学员们由情感共鸣,向同向同行、主动作为发展。

中国U21男足主教练谈国足0:7日本:跌倒了要爬起来继续向前

提高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也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做法。以兰州为例,除全方位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不断推行工业减污降碳,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持续推广绿色建筑之外,兰州还创新“治废”技术手段,建设固体废物智慧大平台,引进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能源碳酸锂技术,全市“无废城市”固废五大领域无害化工程项目全覆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